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丨陈德明:柴崖村来了位“90后”

来源: 延安都市信息网 2020-06-08

  2019年9月,宝塔区团委副书记陈德明听从组织安排,来到李渠镇柴崖村担任第一书记。村民们刚见到这位年轻的“90后”,都心存疑虑:“这是个城里娃,又没有农村工作经验,靠他带领我们脱贫致富,能行么?”小半年过去了,在陈德明的带领下,柴崖村环境美了、产业有了,村民钱包鼓了、信心足了。陈德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乡亲们这个后生“可以,能行”。

图片 2.png

牢记使命责任:“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脱贫攻坚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没有满腔热情和吃苦奉献精神是干不好的。”陈德明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来到柴崖村后,陈德明紧紧依靠村三委班子、党员同志和群众代表,在短短的几天里将全村村民都走访一遍,特别是每到一户贫困户家中,他都静下来、坐下来,平等交流、耐心询问,详细了解每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针对王侯平因残致贫、唐燕妮因学致贫、闫能英因病致贫分别修订了年度和3年帮扶计划,协调落实临时救助、产业补助和公益性岗位等资金,3户贫困户2019年人均纯收入均过万元。他还积极改善村庄建设,协调扶贫局和宝塔采油厂对延丁路至养殖场1.1公里生产道路进行了硬化。他总说,要让脱贫成果惠及每一户村民。

图片 0.png

勇于破解难题:“群众利益无小事”

  他到村时,正赶上棚改项目收尾和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征地建校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如何才能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又能为村民争取到最大利益,是陈德明驻村后考虑的第一件事。他多次走访了解村民担忧和阻碍项目进展原因,主动入户宣传、解释相关政策,选举产生村民代表14名,先后召开三委会20余次,全体村民会2次,村民代表会10余次,在附着物赔偿等方面积极争取村民的利益,目前已签订土地征收协议。同时,针对大多数村民诉求,成立“9人小组”专题解决个人租赁集体土地拖欠租赁费等历史遗留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征求群众意见,下茬推进落实,目前已收回历年租赁欠款16.2万元。他感慨很深:“一定要找准工作方法,要懂得如何去做群众思想工作,只要政策、道理讲通了,站在群众立场,结合群众实际做工作,大家都会配合。”

图片 1.png

强化产业支撑:“一张蓝图绘到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陈德明到村后,发现村民人均可利用耕地仅有3.5分,征地后仅留的120亩沟地不合适农业耕种,村上既没有支柱产业,又不适合发展大棚种植。产业发展从何谈起?他四处调研、请教专家,最后立足村情实际,与村“两委”协商,确定了“发展特色养殖业+三产”的产业发展格局,依托奋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党建+合作社+村民+贫困户”的运营模式,以种牛繁殖为致富手段,吸纳68户村民入股,募集资金87万余元,目前存栏西门塔尔、夏洛莱等品种103头。在巩固现有三产的基础上,以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征地为契机,一并解决历年4次征收土地没有配套三产的问题,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书面承诺在规划商业区为村集体代建5250平方米,村集体经济短期年收入70余万元,远期可达300万元以上,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脱贫致富有了盼头。陈德明说:“只要驻村一天,我就要为群众多干事、干实事。哪怕再苦再累,只要老百姓笑了,我就满足了。”

责编:郑义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