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息县籍老红军王遵义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

来源: 猎狐网 2019-06-10

徐泽林 吴世成

地处濮峰脚下、淮水之畔的息县,自古以来就以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著称。革命战争年代,从这块文化积淀厚重的土地上,走出了许多老红军、老八路。他们光辉战斗的传奇人生、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一直为人们深深怀念和铭记。王遵义同志便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王遵义原名王大发,1904年生,息县城关北街人。王大发姊妹三人,上面有两个姐姐。王大发的父亲王宏友没有固定的家业营生,长年靠给地主老财、官宦商贾打短工谋生,尝尽了没文化的苦头,于是将希望全部寄托到儿子身上,为儿子取名王大发,并发誓要让王大发读书,以能摆脱睁眼瞎、受人欺、吃人亏的现状,改变家庭长期以来贫穷落魄的局面。从“人之初”念起,王大发陆续读了三年私塾。9岁时母亲突然去世,家庭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王大发不得不辍学,他拜县城一位姓胡的师傅学习打铁,挣钱糊口。自此,别人又给王大发取了一个绰号——王铁匠。

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也对王大发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大发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新青年》、《湘江评论》等富有时代特征的进步革命理论刊物。从这些进步书刊中,王大发找到了穷人受苦、受剥削的根源,找到了武装斗争这把砸碎旧世界的锐利武器。王大发性格耿直,对穷苦人怀有深深的同情之心,对看不惯的事情总爱仗义执言,抱打不平。对穷苦人的同情和对真理的向往,点燃了王大发投奔革命的理想之火,促使他萌发了参加革命为穷苦人打天下的念头。可是父亲坚决不同意,生怕这棵王家的独苗在兵荒马乱中有什么闪失,对不起列祖列宗。同时想着年迈的父亲需要照料,王大发也只得把参加革命的想法暂时埋藏在心底。

1924年春,20岁的王大发在送铁货的途中看到财主少爷刘二毛带领一帮恶棍正在调戏同街的姑娘贾玉珍,他怒从心中起,抡起货担中的菜刀与刘二毛等一帮恶少厮打起来。菜刀砍断了刘二毛颈部的主动脉,刘二毛当场毙命。闯下大祸的王大发深知家乡是不能再呆下去了,家也没回,便毅然就近参加了在信阳倾向于革命冯玉祥的西北军。尔后,王大发考取了黄埔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西北军旧部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工作,很快晋升为班长、排长。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共产党员、参谋长赵博生和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领导下,在江西宁都暴动。王大发借助这次暴动参加了他盼望已久的红军,并于1932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在红五军团、红一军团、红军步兵学校、中央党校、党中央局工作, 担任排长、副政治指导员、副营长、军事教员、管理科长等职。在参加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王大发身体三次负伤,留下了五处弹片划伤的痕迹。

1934年10月,王大发随中央红军进行长征。1935年1月,红军抵达贵州遵义,在这里党中央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王大发担任红一军团红四团三营副营长,当时团政治委员为杨成武。杨成武政委感慨于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建议王大发改名为王遵义。杨成武说:“我们参加革命队伍,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天下受苦人打江山,为了全人类的解放。”王大发欣然同意,此后便更名为王遵义。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红军进行了整编。王遵义随朱德、刘伯承编入左路军,随四方面军主力长征。长征途中,张国焘野心膨胀,仗着兵多将广的优势欲另立中央,强行要求中央红军及左路军南下,并威逼朱德、刘伯承等人表态。朱德、刘伯承以坚强的党性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断然拒绝了张国焘的无理要求。此时王遵义率领的部队在保卫朱德、刘伯承等首长安全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王遵义被安排到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学习,后担任军事教员、管理科长等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严重的经济封锁,王遵义参加了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活动,为陕甘宁边区战胜困难、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后来,王遵义又先后在延安中央党校、抗大十分校、信南独立团、鄂东指挥部、天汉地区总队工作,并担任大队长、总队长、作战科长、参谋长、指挥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王遵义先后在襄北军分区、南远宜地区、五师十三旅、二军分区、三军分区担任过副参谋长、参谋长、副指挥长等职。1945年9月,王遵义随郑位三、李先念率豫鄂边区党委、政府和新四军五师领导机关到河南信阳四望山地带开展游击战争,运筹指挥数万大军,踞战略要地阻敌北上,胜利地完成党中央赋予的战略坚持任务。四望山游击战争期间,王遵义与李先念同志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李先念特意将五师三团担架队队长郭淑坤介绍给王遵义,帮助处于不惑之年的王遵义组建了家庭。

1946年6月,王遵义又随李先念、王震带领中原主力部队,从信南柳林、李家寨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平汉铁路封锁线,胜利地举行中原突围,由此揭开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突围途中,一发炮弹落在王遵义身边,一名战士眼明手快,迅速将王遵义摁倒在地,王遵义躲过了一劫,但强大的冲击波震坏了他的耳膜,王遵义的听力受到了很大的损伤。中原突围后,组织上考虑到王遵义身体不好,安排他隐蔽等待我大军南下。后因敌人“清乡”、“扫荡”,情况危急,王遵义及时化装北上,脱离了险境。他积极寻找部队,得知部队打到哪里他就赶到哪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王遵义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山西晋城到达五师师部,找到了自己的老部队。随后,王遵义随中原解放军参加了淮海战役,参加了剿灭白崇禧集团的战斗,直至全国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王遵义先后担任湖北省荣军学校校长,百货、土产、花纱布公司经理,财经干校副校长、商业厅副厅长等职。1965年,王遵义感觉身体在战争年代负过的旧伤越来越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向组织提出了离职休养的要求,获得批准。“文革”期间,王遵义看不惯社会上的混乱现象,更不能理解放弃生产闹革命的极“左”做法,说了几句公道话,受到了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摧残和迫害。但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同林彪、“四人帮”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粉碎“四人帮”后,王遵义精神振奋。1977年,他当选为湖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关心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疾苦。王遵义同志在湖北工作期间,李先念副总理非常欣赏他的才干和为人,几次欲调他进中央工作,王遵义考虑到身体有伤多病婉言谢绝了李先念同志的好意,表现出一名共产党人不计个人得失、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

王遵义有着深厚的故乡情结,在湖北工作期间,他时刻关心着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工作。在计划经济物资奇缺的年代里,他利用在湖北省担任百货、土产、花纱布公司经理的权限,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为家乡息县的父老乡亲特批了红糖、白布等许多紧缺日用品,并为息县建立了陶瓷厂、电机厂、微粉厂等企业厂矿。1981年12月18日,王遵义在武汉病逝,享年77岁。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原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以及息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特意送来花圈以示悼念。

青山长存埋忠骨,志士仁人化碧天。王遵义,这位掩映在息国故里的一代忠魂,在他去世后的二十余年时光里,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共和国的历史没有忘记他。他永远活在家乡百万父老乡亲的心中。在纪念息县解放60周年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撰写此文,以表达对曾为共和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先贤英烈们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来源:息县县委统战部

责编:宋家臣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349号